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

教育產業

共和國60周年前夕,參觀北京的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,校園布告版張貼了多名高考成績優異學生的照片、分數及介紹。

高考750分以上的幾名超級狀元,都留在北京,入讀北大、清華;約750分的一群,大多選讀了香港的中大、港大、科大、浸大;至於約700分的,也就入讀人民大學等內地名校。

全球100強大學,香港佔三席,整個中國大陸就只有北大、清華。北京狀元學生,因利乘便,就近升學,留京而不來港,也就可以理解。至於香港,也就是內地高考生其中一個主要而期盼升學的地方。

香港的地理位置、文化特色、學校體制、歷史背景、社會制度、學費與生活等等。彈丸之地的香港,具備成就教育產業的條件,0九年十月的《施政報告》,闢有專章論及發展教育產業為六大產業之一。

因應內地人口之眾,經濟連年高速增長,富裕家庭子女往外求學之殷切,香港要多少學生,內地皆可以大量供應,這也就是《施政報告》提及發展教育產業的目的:「配合國家的未來發展。」

先有四月份經濟機遇委員會提出六大產業的概念,後有十月份《施政報告》提及發展教育產業,其間港府未有任何政策研究公布。《施政報告》談教育產業,也就只能提及預留兩幅土地興建私立大學,分配四幅土地興建國際學校(中小學),「探討可否容許」內地高中生來港修讀課程。

六幅土地加上一個可行性探討,香港要將教育發展為產業,還只是起步階段。本地大學與優質中學,皆有條件大童吸納內地及海學生。九七以來,不少論者已多次提及,轉眼十二年,大學學位少量以非聯招取錄本科生,反而是碩士、博士學位,成了內地生的天下。一方面,大學內地化;另方面,中學境外收生停滯不前。教育產業化、國際化的進展,有待突破。

此外,易地辦校,如本地大學、中學名校,異地設分校,或於河套區建深港合作學校,或往內地辦校,將本地的教育特色,直接支援內地教育發展,也要還原教育為人才培育,而非單從生財產業看待教育,施政的貢獻會更具意義。

原文初稿寫於09年10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