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

學校教育與國民教育

特區政府加大力度推動國民教育,國民教育是指甚麼?台灣的中學、小學、稱作國民中學、國民小學;台灣公營學校的整體教育實施就是國民教育。內地學校強調愛國教育,中學設政治課、小學設思想與品德課,學校以外遍設愛國教育基地。至於香港,英殖時代施行的是教育,今天多批判為奴化教育;但當年的中文與中史科,卻滿載傳統文化的內涵。政權倒數交替的1985年,港英教育署提出要推動的是公民教育,至於國民教育概念在本地學校有意識的施行,大概不早於1990年。

個人品德教育可以從家庭、社群,以至宗教獲得,但國民教育屬於公共性的德行,學校可以是較有效,較普及,較公平的平台。在香港,距英殖時代不遠,推行國民教育,尤其在中小學,就有其必要性。
回歸多年後,特區政府得到國家領導人的要求,終於起動國民教育,並就國民教育政策提出較明確的定義:「香港的國民教育政策是要培養香港市民對國民身份的認同,對國家的自豪感和責任感。」(《2008年施政報告》)。

至於剛公布的《2010年施政報告》延續提出加強國民教育。包括會推動更多交流、考察,以及義工活動,讓香港市民,尤其年青一代,深入認識國情,加強對國民身分的認同,體會兩地同根同心、血脈相連。

交流、考察,以及義工屬於活動的形式,加強對國民身分的認同屬於活動的方向,體會兩地同根同心、血脈相連,以至自豪感和責任感,這是一種期望。學校在落實教育施行時,教師面對的是教學的內容;也就涉及課程設計的四個基本項目:目的、內容、教學法、評估,這方面還有經驗累積。

至於國民教育的內涵,不能只是文化與歷史的認識與欣賞;也不可脫離當前政治、社會與經濟等國情;亦需兼及普世價值的誠信、公義與包容。國民教育不等同愛國教育,起碼不是政治宣傳或灌輸式的愛國教育;國民教育也不等同公民教育,不能將世界公民的概念取代國民的身份。國民教育是要培養可以獨立思考的「理性國民」;也要是具有民胞物與的「情感國民」。即是說,國民教育既要愛國家、愛民族,也要培育獨立思維、批判思考的學生;既有文化歷史的認知、欣賞,也不能迴避當前政治與社會的問題。

學校資源有限,考察交流的空間也不是無限,要在中小學發展具香港特色的「國民教育」,要理出國情教育的重點。針對香港學生對國情認知的逼切,「三農」及「城鎮化」可以作為近年的學習重點,結合不同地方的特色,透過專題研習的模式,無論是全方位學習,抑或獨立成科的國民教育,國民教育的施行,都不能不走出香港了。